中国一女生不堪国内读书太累 留学英国又半途“返航”86scot(2013/1/24 21:11:58) 点击:
62381 回复:
0 IP:
109.* * * 前段时间,杭师大伊顿剑桥国际中心A-Level毕业班学生陈怡(化名)收到英国三所大学的有条件录取通知,其中包括杜伦大学、巴斯大学等英国排名靠前的高校。今年8月之前,她只要顺利在接下来的A2考试(A-Level课程,包含两部分:As与A2,As相当于国内的高三课程,A2则相当于国内的大一课程)中考出两个A,就可以顺利被录取。
回顾陈怡的求学路,杭州—绍兴—新加坡—英国,又回到杭州读剑桥高中。为了实现留学梦,她一路跌跌撞撞,兜兜转转。
这几年,去国外读中学的小留学生数量猛增,陈怡身边也有很多家长想送孩子出国留学,每每来向她了解情况,她总是劝说:再看看,了解一下孩子是否真的适合出国,别像她这样,留学留了一半,最后又回来。
不堪每天作业到晚上十一二点
留学到英国读高中
初一,陈怡是在杭州一所知名公办初中读完的。
“作业实在太多,每天都要做到十一二点,这才是初一啊,到初三中考该有多恐怖!”陈妈妈回忆,因为不认可应试模式,萌生了让女儿出国的念头。初三时的五月份,中考前,通过朋友联系上了新加坡的公立高中,准备在新加坡读高中再申请外国高校。
2009年5月,陈怡去了新加坡,被一所心仪的公办高中录取。但在办学生证的时候,“噩耗”传来,因为新加坡的学制不同,陈怡只能降一个年级读,“相当于浪费了一年,很不甘心。主要是当时两眼一抹黑,想着出来再说,没有了解太多的资讯。”
白忙活了一场后,家人着急地想着其他办法。最后,陈妈妈托人找到一个朋友的朋友,说可以在英国当监护人。
监护人找了一个英国南安普顿的一个小镇高中,校风、教学质量都非常不错。”
2010年初,陈怡来到英国,经过考核后,进入A-Level的预备班,“以英文为主,还有数学、美术、科学课程。”
但陈怡很快发现,她选错学校了。
“我很想考设计类的大学,但是当时读的高中,重医科和金融,设计艺术类不强。”必须转学到艺术课程比较好的学校。最后,经过各种折腾,监护人帮她找到伦敦一家艺术类高中,转学成功。
每年回国补课七八次
国外读高中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
很快,陈怡发现,课程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“上课全部用英语,我英文还可以,虽然听得懂,但在数理化上,理解得不是很透彻。”陈怡是个要强的孩子,为了提高成绩,她不得不趁着假期回国补课,主要是补数理化。
“每年为补课要回国七八次吧,每次机票来回就得六七千元。”陈怡的补课,一般会找大学生老师当家教,“一年光补课的费用在2万元左右。”费用虽然是小问题,但个中折腾和辛苦只有自己清楚。
除了学习,陈怡在生活上也“被打败了”。
陈怡住的是寄宿家庭,吃不习惯,想自己做饭,但房东规定未满18岁不能用火,只能用微波炉。陈怡不知道这个规矩,和房东闹了矛盾。学校离住的地方很远,每天大半时间用来坐地铁,走路。中午,有时候就在路边买个冷冰冰的三明治,胃也弄坏了。
“很多事情完全是一个人摸索。爸妈没有出过国,不懂英文,监护人很忙,不会太顾及你。虽然这一切对成长有好处,但浪费了很多时间。”陈怡说,最困难的还不是生活上,而是心理上的孤独感。
“家长送孩子出国,经常打电话问的是你学习怎么样,考了多少分,其实小孩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。家长经常忽略掉的,是小孩心理的变化。让一个没有独立做过选择的小孩,自己做选择,其实很茫然无助。”陈怡说,刚出国那会,自己每天给妈妈打很多电话,“妈妈都被我烦死了。我身边有不少同学,经常过来哭诉,爸妈不关心,不理解。”
2011年初,陈怡权衡再三后,在英国办理了休学手续,回杭州读剑桥高中。兜兜转转了一圈,她又回到原地。
调查
生活上的不适应,成大部分人回国主因
像陈怡这样的情况,并非个例。
杭师大伊顿剑桥国际中心的招生办主任蒋鑫巍说,学校有200多个学生,其中三个小孩,就是去外国读了一圈不适应回来的。
“一个之前在澳大利亚,一个在英国,一个在美国。”蒋老师分析,大部分回来的原因是生活上的不适应,“尤其是吃的方面”。另外,外国的学校强调自觉性,家长又不在身边,缺乏监督,对从小被管惯了又缺乏自觉性的孩子来说,很不适合。
“有些孩子成绩不错,但自理能力不强,情商不高,不知道该怎么和外国人相处”。一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类似案例,他印象中,有一个重高的男生,成绩不错,听从父母建议,尽早出国去了澳洲。但去了不到半个月,男生就不断打电话给父母要求回来,有一次还哭了。父母发现孩子不知道怎么和寄宿家庭相处,和寄宿家庭的孩子争吵,用了不该用的脏话,把事情闹得很大。“有些孩子的心智不成熟,解决问题和排压等能力不够强,出国肯定不是一条适合的路,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好好想想了。”
抱着“国内太累”而留学的想法,该淘汰了
说起之前的留学经历,陈怡仍然用“非常辛苦”来形容。
留学期间,陈怡也碰到不少来自国内富有家庭的小孩,爸妈的重心在工作,“不少父母的想法是,国内读书太辛苦,那就去国外,轻松点,还可以镀镀金,到时候回来赚钱。事实上,孩子学习压力大,朋友不多,又缺少家长的关心,不少放任自流,泡酒吧,缺课。考试考不出来,只能一年年重读。”不少和陈怡同年出去的小孩,现在还在读A-Level的预备班,陈怡说,“没有一定自制力、不够自立的小孩,真的不适合在外面。”
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学国际部校长金甲辰也建议,家长送孩子出去一定要慎重,要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,以前不少家长送孩子出去留学,抱着“在国内太累,考不好,考不上,就送出去读”,其实这种思想应该被淘汰了,“其实国外大学的录取要求也很高,也有对分数的要求,真的去读,孩子的基础知识要好,语言要强,自理、自立能力都要好。”